淺析線材、型材、管材行業的ERP實施難點
管材、型材、線材行業的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開始考慮選用或已在使用資源管理規劃(ERP)來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但縱觀這幾年,我國型材、線材、管材行業的企業實施ERP,應用ERP效果并不會很好,而且即使有些標稱成功實施ERP的該行業內的企業,事實上也只是實施了ERP系統的財務部分。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現有傳統的ERP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適合這類行業的應用。因此,以下也就我個人理解,談談線材、型材、管材等行業目前實施ERP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也算是個拋磚引玉吧。
為了更好地說明,以下我以不銹鋼管材的生產為例進行闡述(圖例所示), 管材廠家從供應商那兒購買成捆成捆的卷材回來后,首先通過剪切機剪切成合適長度和寬度的板片,之后對這些板片進行焊接,平頭,拋光、壓花以及深加工等處理,最終進行包裝,出廠。
因此,從整個生產工藝和原材料使用來看,管材生產本身并不是很復雜,但就是這種看起來并不是很復雜的生產過程,在采用傳統的ERP進行生產管理時卻遇到如下挑戰:
1). 物料編碼方案難確定
由于管材的產品包含管材形狀(如圓管、方管、矩管、橢圓管)、管壁厚、管內外徑、長度、壁厚公差、長度公差甚至其它壓花等屬性和規格,因此,從排列組合的概念來看,這些產品的規格和屬性如果全部在傳統的物料編碼上體現的話,將組合為成千上萬的物料編碼,從而使得采用傳統的物料編碼可行性很小。
2). 一次性物料編碼大量存在
由于管材廠的生產有一部分基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生產,這部分的物料編碼設定采用傳統的物料編碼設定方案來說,還是可行的,其原因主要是國標或行標的產品品種、規格的數量較小。然而,事實上,管材上還有很大部分的生產是按客戶訂單方式進行生產的,由于不同的客戶規格要求不同,或者同一客戶在不同時期的規格要求都有所不同,因而勢必造成如果采用傳統的物料編碼規則,系統內將會存在大量的一次性編碼產生,同樣這些大量的一次性物料編碼的存在,也將嚴重浪費了系統的資源。
3). 庫存量很大程度上不能按物料編碼查詢,而應該按照管材形狀,表面顏色、長度等規格屬性查詢。
傳統的ERP系統的庫存量查詢基本上都是按照倉庫、物料編碼等進行查詢的,但對于管材、型材、線材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管材形狀、表面顏色、長度、壁厚等規格屬性進行查詢的,而且很多時侯,可能只會隨意使用產品的某幾個產品屬性的值進行查詢的。簡而言之,其查詢基本都是模糊,而不是像采用物料編碼那樣的準確查詢。為什么采用這種方法查詢的原因,主要基于生產或銷售時,有些管材是可以替代的。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倉庫現有4米長的管材一堆,而客戶這時所需的管材的長度則是3.8米的,如果按照傳統的ERP概念,由于客戶要求的管材將與倉庫所堆放的管材是兩個不同的物料編碼,因而毫無疑問,此時的MRP材料需求計劃將要求生產部門安排3.8長的管材進行生產。但然而,事實上,在管材廠的實際生產運作過程中,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時侯,管材廠家情愿將倉庫里4米長的管材鋸短成3.8長(從制造成本角度考慮),然后進行銷售。 因此對于類似管材的企業,庫存查詢時很大程度上在意于范圍的模糊查詢,而不要求精確查詢,因此,這也為傳統的ERP庫存管理模塊在適應這類行業的庫存管理提出了挑戰。
4)生產、銷售的計量問題
一般情況而言,管材廠的生產組織一般都是以支數或個數進行組織生產的(生產,入倉都是按支數進行,注:客戶下單時,也是以支數進行下單),但然而實際銷售時,很大程度上卻是按照實際重量(公斤、噸)進行銷售的。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單位轉換問題,但其實并不然。 傳統意義上的ERP的單位 (支數與公斤) 轉換都是采用理論重量進行轉換的,因此,實際銷售時始終以某一計數單位(如支數)進行價格計算的,但然而對于類似管材廠等行業,由于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出入較大,另外由于重量價位也較高,因此,很多時侯,為公平起見,都是按實際重量進行開票、結賬的。 這在傳統ERP的銷售交貨中,也是較難處理此種情況的。
5). 生產過程中,較長的管材鋸斷為不同長度的管材的問題
很多時侯,基于更好地組織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往往出現這種情況,某客戶下單時要求4.2米長的管材,而另外一個客戶則要求3.5米長的管材,生產部門安排生產時,卻不會排4.3長的管材和3.5長的管材的生產計劃,而是排8.0長的管材生產計劃,然后最后一道工序再進行鋸切。 因此,這里又存在傳統ERP系統較難解決的問題,即如何在生產訂單排產時,消耗某支長料(鋸切),而有兩個短料成品入庫。或者,也有這樣的情況,1支5米長的管材鋸切成4.8米長的管材后,其余0.2米的管材如何在系統內進行處理、報廢?
6).銷售時,不是以銷售訂單為單位進行銷售,而是按產品規格進行組織銷售。
傳統的ERP系統,其銷售出貨都是以銷售訂單為單位進行組織提貨的,即產生提貨單時,基本上都是以銷售訂單的訂單號進行,而在管材行業,很多時侯,則并不是這么回事。很多時侯,往往像“按中醫配藥那樣,這份訂單取些管材,那份訂單再取些管材”,有時,同一客戶同一批提貨的料中,往往都是分別在20幾份銷售訂單中各抽取一部分料進行裝車的。 因此,如果按照傳統意義的ERP,則必須分別選擇20多份銷售訂單進行提貨,大大增加了銷售部門的操作難度。 換句話說,管材行業的銷售 往往是按產品規格、形狀等屬性進行排序查找,然后選擇銷售的。
以上內容,是管材、線材、型材等行業在實施ERP系統時較常見的問題,也算是我對這些行業實施ERP系統的一點體會吧。 在此,也歡迎大家的批評、指教。
本文由搜管網-中國第一管材網 http://www.irislcn.com 編輯,轉載請聲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