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免费视频_果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成人欧美日韩免费视频_最近资源中文字幕4

按分類瀏覽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發布日期:2016-04-11  瀏覽次數:537
核心提示:曾有人用“鹽堿地不豐產、近海縣不靠海、油區縣不出油”形容孟村資源的匱乏。記者發現,孟村交通并不發達,縣域內不通高速公路和鐵路,盡管周圍就是華北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但沒有一臺“磕頭機”屬于孟村。

“小作坊”到大產業的嬗變

曾有人用“鹽堿地不豐產、近海縣不靠海、油區縣不出油”形容孟村資源的匱乏。記者發現,孟村交通并不發達,縣域內不通高速公路和鐵路,盡管周圍就是華北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但沒有一臺“磕頭機”屬于孟村。

窮則思變。難道孟村真的沒有資源優勢?孟村縣委書記劉俊義說,“當時,油田建設對彎頭管件產品需求量很大,我們想,鹽堿地種糧食不行,那就‘種’工廠,發展彎頭管件,豐富的可開發土地就是我們的資源!為什么不能轉換思維、‘反彈琵琶’呢?”

隨著做彎頭管件的“小作坊”越來越多,孟村利用土地優勢,整合資源,開始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重點,引導特色產業向園區集成聚攏,并逐步從生產彎頭管件向管道裝備制造業發展。

在此期間,孟村先后投資數億元進行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華洋鋼管是孟村吸引到開發區的投資超億元的企業之一。“企業剛入駐時,我們不僅享受了稅收優惠政策,在土地上也有比其他地方更優惠的待遇,政府還花費200萬元把廠區的水泥路都修好了。”華洋鋼管負責人郝桐林說。

近兩年,孟村產業園區內吸引了超億元項目25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2個。已有企業12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8家,省級企業集團6家。曾經是一片片發白的荒灘鹽堿地,如今已變為一排排白色的廠房。今年,孟村全縣三產結構比為10.1∶61.2∶28.7,孟村的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與此同時,孟村在彎頭管件集群企業推廣ISO系列質量體系認證,培育出23個省級名牌和著名商標,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彎頭管件之鄉”、“中國彎頭管件之都”。

借助品牌和產業集群,孟村彎頭管件市場覆蓋率逐年擴大,中低壓管件產品國內覆蓋率達80%以上,產品還出口到中東、歐美和東南亞的10余個國家等地區。

技術突破:

“大路貨”轉向“高精尖”

很早以前,孟村彎頭管件的技術是共享式的,“誰都用,但誰也不想投入”,都在做大路貨。孟村縣科技局副局長王廣贊說:“過去小口徑彎頭的生產都是采用煤氣加熱,既不環保安全,勞動強度又大,質量也沒有保證。”

發現這個問題后,孟村科技局開始與各大高校的相關專家聯系,“幾年之間,通過我們的介紹,有320家企業和專家建立了互動聯系,引入專家教授171人。我們還成立了彎頭管件生產力促進中心,”王廣贊說,“主要負責開展校企對接、引進專家、培訓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開展共性關鍵性技術研究。”這家生產力促進中心后來成為為數不多的縣辦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之一。

王廣贊介紹,成都技術研究所的專家馬天宇被吸引到孟村后,研制出了用高頻代替中頻推制小口徑、薄壁彎頭技術,使電能利用率提高了80%,每個彎頭的推制電能成本降低了0.55元,而產量由過去的一分鐘兩三個提高到10多個。

孟村每年縣財政安排100萬元的科技專項經費,用于鼓勵科技創新。政策激勵和市場需求,激發了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熱情。

幾年間,孟村引進節能降耗等共性、關鍵性技術38項,新上高精數控車床等先進技術設備230臺套,自主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累計獲43項國家專利,其中12項填補國內空白。

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直接推動全縣管道裝備業實現質的躍升。如今的孟村,在產業轉型升級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本文由搜管網-中國第一管材 http://www.irislcn.com 編輯,轉載請聲明來源!

關鍵詞: 彎頭 管件 孟村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會展 13890505561
熱線 400-8088-659
客服 1977554587
反饋
APP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