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會合全力總攻“五水共治”的時分,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朱云夫和上城區庭改辦等部分有關負責人深化饅頭山要點積水區域調研,參議整治方案。主要是在饅頭山區鋪設排水管道,健全地下排水管網能夠使地上的積水排掉,還饅頭山區人民一個好的居住環境。
由于饅頭山區域地處南宋皇城遺址綜保范圍內,首要包含宋城路、宋城支路、笤帚灣路、饅頭山路、梵天寺路、鳳凰山腳路等6條主路及周邊支小路,及南星橋鐵路貨場、省軍區庫房、幼兒園等7個要點區域,總占地面積約45公頃。而在上一年10月“菲特”颶風時間,短時強降雨形成饅頭山區域及南星橋鐵路貨場內均勻積水深度達1米,積水面積達5000平方米。5條路途的20個點都呈現了積水,包含居民家中積水16處和單位積水4處,嚴重影響鐵路貨場安全出產和周邊居民生活。
據上城區庭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饅頭山區域地勢處于低洼點,降雨時山水流向很會合。但這個區域地下沒有市政管網,山水首要由宋城路、笤帚灣路以及南星橋鐵路貨運站內的暗渠排入中河。但由于暗渠流量很小,無法滿足短時間強降雨排水需要。
此外,饅頭山區域內還未實施雨污分流,周邊區域污水直接排入中河,嚴重影響中河水質。
現場調研后,開端判定整治方案為:設置直徑2米的鋼筋混凝土管道,從饅頭山下穿鐵路貨場,經貨場空位排入中河,全長共640米,項目需要投入3400萬元。管道建成后將防洪排澇才干提升至20年一遇標準,可有用途理該區域內長期排水不暢疑問,消除安全隱患。
庭改辦將于近期明晰具體實施方案后即進場施工,力求在本年汛期之前先結束管道有些的埋設。
記者從相關負責部門了解到,目前上城區防汛排澇第一批項目計劃已經確定下來了,主要包括兩處住宅小區,七處道路低洼積水的整治,而第二批項目計劃4月開始動工,所有工程預計在汛期前基本完工。饅頭山區居民也誠摯的希望經過排水管道的鋪設,居住環境能夠得到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