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他們好奇地挖開地下水管,這才驚訝地發現,幾年前自來水管網改造時規定用的金屬管,實際上是已淘汰的塑料管,且有些管線還在漏水。
一些曾經在自來水廠工作的職工反映,為了省錢,他們的自來水廠廠長,在自來水管網改造中不按圖紙使用金屬管材,而是用塑料管代替金屬管。
【緣由】
村民家中的自來水越來越小
“也不知怎么回事,最近的水越來越小,原來一盆水一分鐘就可集滿,現在一分半鐘都集不滿。”寧波鄞州區洞橋鎮樹橋村民趙先生邊對記者說著邊打開水龍頭。記者發現,龍頭開到最大,出的水也小得很。
“我們這是平房,還好一點,如是樓房,上面幾層的,水就更小。”趙先生說,水小,也給村民們帶來了很多不便。
因水壓小,該鎮一些在造新農村小區,為了保證供水,還須另加增壓泵設備。
這么小的水,不禁讓居民們想起,該鎮5個多月前的一場火災。
4月4日早上7點左右,洞橋鎮沙江村發生火災。
“我就是住在沙江村的,火災發生時村民及時發現,我與村消防隊一起趕到現場,水龍套上消防栓還是我幫忙套的,但由于原供水管網消防栓設置少,水龍帶無法接近起火點,待第二根水龍帶拿到時,已錯過最佳滅火時機。”村民王先生對記者說。
“更要命的是,沙江村也是塑料管供水,因水壓偏低,水龍內無足夠出水,眼睜睜看著一場原本可及時撲滅的火災演變成一場燒死一人燒毀近10間房屋的大事故。”王先生又對記者說。
挖開一看竟是塑料管
當地居民反映,他們的自來水管網前幾年剛改造好時,水流還算行的,如今為什么水會變得越來越小呢?一些“好事”的村民,最近就把埋在地下的自來水管挖了出來。
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一直以為的金屬管,居然大多是塑料管,只有少部分離窨井蓋近、原先可能應付上面驗收、檢查的地方,才能看到點金屬管。
由于塑料管抗壓力弱,加之農村地形多樣,且有很多大型工程車行駛,改造還沒幾年的管網,就有一些地方已發生漏水現象。
“怪不得我們的自來水水流變小呢。”一些村民恍然大悟道。
昨天,記者來到洞橋鎮樹橋村。一些村民把地上的土再挖開,記者看到,大部分地方用的是塑料管,只有少數地方用了金屬管。
“這些用金屬管的地方,都是用來應付上面驗收檢查的。”村民周先生說。
【內幕】
原水廠職工曝管網改造內幕
很多村民為此紛紛質問洞橋自來水廠廠長,還到相關部門進行舉報。
面對民眾的質疑,一些工人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洞橋鎮自來水廠管道安裝領班王建君介紹,洞橋自來水廠本是政府投資的企業,不以贏利為目的,2004年前,管道材料主要以塑料管為主,當時用戶管道開戶費為630元。2004年,當地發文搞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管材規定用球墨管、鋼塑管,嚴格按圖施工。因管材成本增加,用戶管道開戶費也調高到了950元。
王建君說,2004年末,鄭偉國到自來水廠當廠長,他到水廠后才四五個月,就指令用已淘汰的塑料管代替規定的球墨管和鋼塑管,但仍以950元開戶費標準收取。
勞務工稱連分水管閥門都沒有
“王家橋村自來水管施工在2006年夏天,我是工程勞務工之一,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按理應是按圖紙規定施工的,當時施工圖紙規定,管道為球墨管和鋼塑管,每條弄堂和每條巷中都應配備分水管閥門。”洞橋鎮王家橋村民李小寧說,“但廠長鄭偉國叫我們不要按圖紙施工,用已淘汰的塑料管代替規定的球墨管和鋼塑管,甚至連分水管閥門都不配備。”
當時,作為王家橋村民,李小寧覺得不能坑害村民,便將情況向當時的村支書竺明光反映。竺隨即向鄭反映,不過后來也沒什么結果。
村民說,2010年10月,兼任王家橋村書記的鄭偉國遭到村民代表集體質問。鄭偉國當眾回答稱:塑料管代替球墨管和鋼塑管,是經過鄞州區供水辦批準同意的。
【說法】
建設部門:主要由鎮里負責處理
當地村民向鄞州區供水辦所在的寧波市鄞州區建設局進行了反映。
對此,鄞州區建設局作了《關于寧波市鄞州區建設局信息公開申請書的回復》。回復中提到:鄞州區區域供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區供水辦),未接到洞橋鎮自來水廠用塑料管代替球墨管和鋼塑管的書面報告。
昨天下午,鄞州區建設局城建綜合科科長陳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洞橋鎮自來水廠用塑料管代替金屬管的事,他覺得很復雜,有很多因素,主要應該由鎮里處理,他們會做些相應的輔助工作。
洞橋鎮一些居民也到鄞州區公安分局進行反映,該局經偵大隊民警接待了他們,并讓村民準備書面材料。
記者又聯系到洞橋鎮人大主席周劍才。他說:“這個事已過去那么久,當時怎樣我們也不清楚,現在,既然居民們向建設局反映,那么我們就聽建設局的。”
廠長:塑料管和金屬管有何區別?
最后,記者又聯系到了洞橋鎮自來水廠廠長鄭偉國。
鄭偉國說:我調到廠里時,自來水管改裝工作已在展開,所以,主要責任應該在上一任自來水廠廠長那里。而且,你說的這個東西,要問鎮里,我調到廠里,時間不久,鎮里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再說,塑料管和金屬管有什么區別,我也不懂。
鄭偉國說,就算是每戶人家950元,他們水廠也還是虧的,當然,虧的錢也是鎮里的,不是自來水廠的錢。
對于鄭偉國的這個說法,上一任洞橋鎮自來水廠廠長李友甫表示了否定。
李友甫說,鄭偉國所說的并不準確。在上面沒明確規定不能用塑料管時,他們廠確實是裝了塑料管,也是按塑料管用戶管道開戶費每戶人家630元標準收費的。2004年,有關部門下發文件,不能再用塑料管,必須用球墨管和金屬管。“我擔任廠長時,有3個村進行了這樣的改裝,絕對都是球墨管和金屬管,可挖出來看。當然,用戶管道開戶費也要高320元錢。3個村裝完后,我就到了退休年齡。作為下一任廠長,鄭偉國是知道自來水管必須要用球墨管和鋼塑管這一條的。”
據村民現場核實,李友甫在當自來水廠時,改裝的三個村的自來水管道,均為球墨管和金屬管。
李友甫所說的文件,是鄞州區政府2004年4月發的《關于印發鄞州區農村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鄞州區農村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工作規定按新制定的水改標準整改,在施工過程要按圖紙設計要求規范施工,按施工圖認真做好驗收工作,確保質量。
王建君說,文件發下來后,后面進行的水管改造工作,圖紙上都規定了球墨管和鋼塑管。鄞州區建設局向王家橋村民代表出示過該村自來水管改造設計施工圖紙,圖紙上明確表明:水管改造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管材,應是球墨管和鋼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