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開拓者,他用一個人的力量和毅力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跡,他走了,卻留下了最美的南水北調模樣。
2010年10月3日,大河報獨家報道了洛陽宜陽縣蓮莊鄉沙坡頭村56歲老農馮無飛一個人的“南水北調”工程。
一個目不識丁的洛陽市宜陽縣深山農民,花費八年時間,用一己之力,建成了一項宏偉的“南水北調”工程。“一座水庫、500米絕壁水渠、2.5公里地下管道、一座水窖……”這是該工程的幾個主要部分。他的這項工程,不僅解決了自己4畝多地的灌溉管道難題,還讓周圍近千畝農田“絕處逢生”。該報道見報后,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幾天后,馮無飛便成為央視新聞里的主角,緊接著,市、縣、鄉各級政府部門官員以及媒體記者輪番造訪,使得馮無飛分身乏術。洛陽市宜陽縣深度昏迷三年又兩個月的“愚公”馮無飛下葬的日子,他將永遠沉睡在他為其奉獻八年心血,也是意外終結他生命的“南水北調”工程的山腳下。此前一天的上午9點,馮無飛永遠閉上雙眼,告別人世,享年60歲。
2011年1月8日下午,馮無飛摔落懸崖,雖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卻一直處于重度昏迷狀態。當年,他被評為“感動洛陽”十大人物。同年9月3日隨他一起出院的,還有價值萬元的醫療設備,用來維持已成植物人的馮無飛的生命,馮無飛出院后一直由上門女婿梁會武和女兒等親人輪換照顧。
馮無飛2003年開始修建他的工程,至2011年1月8日昏迷前,他幾乎天天去工程上走走看看,順道添添補補。馮無飛出事后,梁會武主動接起了“愚公”的擔子。說起老丈人,他最懷念的是爺倆兒晚上在施工的山上守夜,倆人只有一條被子,席地而睡,冷得站都站不起來還相互打趣兒的日子。兩個雞蛋、兩個蘋果、兩盒純奶、兩個火腿、兩塊帶魚混做成的流食,是出院時醫院給馮無飛開的營養餐,也是馮無飛這三年來的食物,兩個半小時喂一次飯,飯前翻一次身,每天早上洗臉、刷牙、洗澡順便講講身邊發生的新鮮事,三天注射一次用于促進腸胃消化的藥……這一系列的照顧細節馮家人都爛熟于心,一想到以后再也用不上了,平日里善言的梁會武開始哭泣。
如今的南水北調工程規模大,管道工人的毅力猶如馮無飛老人當年的毅力,我們相信,后人會繼續傳遞這種美德,建設無數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這樣偉大的工程,造福人民。
由www.irislcn.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