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應該是在各國都經過大力宣傳的,尤其在國外更是深入人心的。得聯邦環境部表示,德國水資源豐富,但是由于節約用水深入人心,消費者仍舊大力節約用水。數據表示,1991年,德國人均每日用水143升,近20年后人均用水減少了23升。
但今日,德國《世界報》網站5月24日報道稱,德國人均用水少,造成自來水管道和排水系統出現種種問題。為沖走管道沉積物,自來水供應商不得不采取專門措施。在許多地區,自來水供應商用飲用水來沖刷管道,這要花很多錢。管道中還會形成侵蝕管道混凝土的氣體。流經管道的水量不足,排水系統就會臭氣熏天。本來節水是一件好事,沒想到反而造成了水費上漲。
在漢諾威環境學院的于爾根·萊斯特看來,在水資源充足的前提下,節水成了昂貴的誤區。他解釋說:“節水費錢。水價上漲是因為必須額外用水來沖刷飲用水管和污水管。”
節約用水還導致流入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濃度增加。漢諾威市政部門的卡洛·卡倫說:“漢諾威的年用水量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從7000萬立方米降至4000萬立方米。”如此一來水流速度也慢了,污水中的各種污穢都沉積在管道上。這些沉積物產生的臭氣通過污水井蓋散布到空氣中,在一些城區成了干擾居民生活的難題。
自來水管道 由www.irislcn.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