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雖然好,但是民營資本投入鐵路仍然遭受重大阻礙,民營資本投資鐵路面臨政策難落實的“梗阻”。專家稱,雖然國家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但是由于沒有相關的配套政策,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遭遇“宏觀瓶頸”,顧慮重重。
為入網跑斷腿
山西興保鐵路是山西省2012年重點項目之一,位于興縣和保德縣境內,全長37.6公里,項目概算總投資66.8億元,建設技術標準與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相同,該項目2013年開工,計劃2015年建成通車。
最近,國家開發銀行相關部門一直在為山西興保鐵路奔波于發改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之間。“民營資本對投資鐵路積極性很高,金融機構在選擇支持的時候很困惑,還要看項目類型、控股方所有制性質,否則可能會騎虎難下,比如我們為了能將民企主導修建的興保鐵路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跑斷了腿。國家政策是有了,如何落地是關鍵。”消息人士表示。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從目前接觸到的項目來看,混合所有制主體投資建設的鐵路很多只是列入地方省一級的鐵路發展規劃,不一定列入國家鐵路網發展規劃,但有些項目確實對國家干線鐵路起著不可忽視的集疏運或者延伸功能,對于此類項目,國家在規劃銜接方面如何考慮事關社會資本投入鐵路的信心。
民資投資熱情高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
事實上,貨運鐵路因為盈利性好,一直是民營資本覬覦的肥肉。以煤炭企業巨頭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為例,自1998年開始,伊泰集團開始陸續投資鐵路,逐步控股建設了準東、呼準鐵路和酸刺溝煤礦鐵路專用線等,參股建設了新包神、準朔、鄂爾多斯南部和蒙西到華東鐵路等。參 股 和 控 股 鐵 路 的 總 里 程 超 過 了1800公里。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所運輸經濟與技術研究室主任李連成表示,民營資本對投資鐵路有積極性,這次政策呼聲如此之大,是因為有些存在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比如,鐵路網規劃和布局缺少頂層設計,外運通道不暢與區內鐵路重復建設并存。按在建規模,2015年鄂爾多斯地區的鐵路運輸能力將達14億噸,而同期規劃的煤炭和外運產量分別只有12億噸和6億噸,加上其他貨物的外運量也很難超過10億噸。另外,民營企業修建的鐵路雖然得到了國家的運輸計劃指標,但是在日常調度指揮過程中的兌現率難以落實。
專家稱配套政策要跟上
民營資本對于合資鐵路也憂心忡忡。業內人士表示,絕大多數合資鐵路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形同虛設,表明上看有健全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但是路外股東在經營者選擇、投資決策、成本控制、資本收益和運營管理模式的確定等方面幾乎沒有話語權,管理方式與“路局制”沒有太大區別。
另外,鐵路建成后,一律采用委托鐵路局運輸管理的模式,使合資鐵路無運輸生產和經營管理權,失去了應有的法人財產權和市場主體的地位,淪為事后的算賬公司。
民營資本投資鐵路,以后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征地拆遷、規劃銜接,問題重重,這些問題都需要國家進一步將一些細節落實下來,更好的實施國家政策
由http://www.irislcn.com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