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研究發現,當人在遭到外界突發的強烈影響時,會發生心理上的劇烈沖動,失控的心情形成機體活動遭到嚴重妨礙,致使大腦一片空白。假如影響超過了所能接受的閾限,失控心情過于強烈,大腦思想難以康復,行動就會暫時性地處于失控狀況,這就是所謂的應激性犯罪。近日,漳州詔安的一名30歲男子就因為與父親發生口角后心情失控爆發,先是拿剪刀捅上了60歲的父親,隨后又捅死52母親,最后不解恨又燒死已經82歲高齡的奶奶,目前該男子已被警方控制。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位才30出頭的男子獸性大發?我們跟隨記者來到了事發地點。焚毀的房子門口還晾著衣服,幾袋剛剛收割的稻谷堆在一旁,但屋內的一家三口,已陰陽兩隔。“前天下午他還幫媽媽收割稻谷,好好的人,怎樣俄然就做出這種事?!”昨天下午,在詔安縣西潭鄉桔林村林邦室自然村,鄉民對清晨發作的慘劇仍是大惑不解。
據村民的介紹,在桔林村,吳某龍家是最窮的,一家4口都吃低保,兩間只要二三十平方米的土石構造老房子,多年沒有創新。而爸爸吳某成曾經受過傷,大腦有點問題,媽媽吳某春身高不到1.4米,奶奶鐘某花曾經還曾在外乞討。而吳某龍20歲出面就開端在廈門、汕頭等地打工,前幾年都沒回家,這一兩年才偶爾回來。但似乎沒賺到啥錢,30歲了還沒娶老婆。
一位街坊說,其實吳某龍長相不錯,人也聰明,我們對他形象都不錯。“他曾經是個很孝順的孩子。”有鄉民介紹,吳某龍外出打工每次回來,都和垂暮的奶奶住在一同,從沒聽見他與老一輩頂嘴。但事發前兩天,吳某龍從廈門回家,和以往不一樣,心情顯得有些異常。有鄉民反映,路上碰到吳某龍,與他打招呼,他居然沒搭理就走開了。
據了解,案發時間大約在清晨4點,睡在床上的吳某龍起來用手電筒找東西,爸爸發現后問他找啥,之后發作口角。吳某龍心情異常,操起剪刀捅傷爸爸,爸爸受傷后逃出房子呼救。“但由于行動不便,好久才找到人,等回到房子時,發現房子現已燒著,妻子也被兒子現場捅死。”之后發現200米外的媽媽家也著火了。
“吳某龍到派出所后3個小時都不做聲,心情有點失控,還踢壞派出所的椅子,精力也模糊。”警方置疑他吸毒,檢查后斷定沒有。該負責人表明,吳某龍有流露出感受家庭環境壓抑、自個感受很抑郁的心情。
根據犯罪心理學“自卑與抵償”理論:每個人都可因自個身體狀況、家庭出身、生活條件、工作性質等發生自卑心理。假如有“偏激狹窄的認識水平”或“消沉的心情質量”,很可能會將其自卑心理擴大,而這種心理被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就很容易形成我們剛開始說的應激性犯罪。
以上內容由www.irislcn.com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