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隨著第一車生活垃圾傾倒入填埋場,市山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正式啟用。新建的填埋場成為我市目前處理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其處理工藝屬廣西最先進水平。今后我市5城區及臨桂縣生活垃圾將在此“消化”,市民對此表示非常支持。
據悉,填埋場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達950畝,設計總庫容892萬立方米,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日處理滲濾液600噸,使用期為18年,是我市目前為止投資最大、占地最廣的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記者從現場情況了解到,整個填埋場包括了垃圾填埋區、滲濾液調節池、滲濾液處理站、防洪防滲工程等配套設施及設備。填埋場像一個巨大的運動場,雙層進口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就像一層黑地毯嚴嚴實實地鋪在地面上。這種膜可以有效防止垃圾滲濾液進入場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使用年限可達四五十年。除了這種防滲膜,填埋場還采用了厭氧衛生填埋工藝、“生化+納濾+反滲透”處理垃圾滲濾液工藝,據市市容局負責人介紹,這些工藝技術都達到廣西最先進水平。
市市容局負責人表示,山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建成運行,對確保我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繼續保持100%的高水平,有效控制環境污染,保護母親河漓江,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希望各省做好跟進措施,為環境保護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