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國超大口徑管道建設時代

7月24日,在渤海裝備公司青縣廠區,1422毫米直徑X80鋼級鋼管正在進行千噸級試產準備。這個規格的輸送鋼管將在剛剛開工的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國內段得到批量應用。這標志著我國步入超大口徑管道建設時代。
前瞻性,研判形成產品創造力
高屋建瓴方能綱舉目張。中國天然氣使用量逐年攀升,而由于氣源地和消費市場相距較遠,管輸天然氣成為最經濟有效保障。在中俄東線管道開工前,國內沒有一條年輸量超過300億立方米的管道。國家有需要,市場有需求,按照集團公司安排,渤海裝備把注意力焦點關注在超大口徑的大集輸管道上。
目前,世界上對年輸量較高管道的解決辦法主要有兩個途徑,較小管徑超高壓管輸,大管徑高壓管輸。根據,中國管道建設情況、氣源地需求以及經濟性評價等綜合因素,中國石油最終選擇1422毫米X80鋼管制造技術攻關。
早在2010年,渤海裝備就著手相關研發工作。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需求量可能達到3600億立方米,加之主要氣源地集中在國家西部、中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高壓大輸量長距離輸送將成為我國天然氣管道輸送的發展趨勢,超大口徑鋼管研發勢在必行,1422毫米X80鋼管在滿足能源輸送的重點管道建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經濟性,評價凸顯產品綜合力
國內自主生產高壓大輸量管道分為三個階段,陜京線建設階段、西氣東輸二線建設階段和即將開始的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建設階段。三個階段鋼管制造特點各有不同,但每種產品的評價條件都不是單一而是綜合的。
1422口徑X80鋼管,是集團公司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通過反復論證而最終確定的立項目標,整體方案以提高鋼級、提高設計系數、增大口徑三個方面組合實施。以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為例,據測算,在1422毫米管線口徑和輸送壓力確定后,鋼級每提高一個等級,就可以減少用鋼量8%至12%,并且有效減小管壁厚度、降低鋼管制造難度。
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和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的嚴密組織下,2012年,渤海裝備公司以設計系數、鋼級不變、增大口徑到1422毫米的方案為基礎,進行材料的強韌性控制、管材技術要求和質量評價制定等問題的主要攻關,并進行大口徑X80彎管、管件設計和制造技術的研究工作。并與下游施工單位緊密結合,力求完善施工工藝技術、配套裝備在使用階段的無縫對接。
嚴謹性,造就可持續發展力
2013年10月,1422毫米X80鋼管的研制工作在渤海裝備取得階段性成果。
追求永無止境。在渤海裝備人看來,1422毫米X80鋼管的制備并不是發展的終點,而是超大管徑高壓長距離輸送設備的起點。目前,渤海裝備人的科研目光已經瞄向X90鋼級和X100鋼級的鋼管研制。
從1422毫米X80鋼管正式立項到制成產品,渤海裝備人總計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為什么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高端產品的自主創新和制造,根本原因在于渤海裝備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和研發平臺,為產品研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這個公司多年積累所形成的完備應用技術和標準系列,為研發做好了相關技術儲備。
近40人的研究團隊和一線車間團隊形成雙向合作研發機制,嚴謹的研發流程使產品開發形成了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體系,從市場導向需求入手,通過基礎理論研究,實驗室試驗研究,再到生產線工藝驗證,最終進行鋼管產品試制。正是如此嚴謹的科研工作積累和平臺塑造,成就了渤海裝備立足市場前沿、搶占高端市場的持續發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