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看,有兩條并行的管道,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為起點,一路向東北,斜穿緬甸,從中國西南邊陲瑞麗進入境內。跨過云南后,以貴州安順為分界點,一條管道延伸到廣西貴港,另一條則直達西南重鎮重慶。
通往貴港的管道為PE然氣管道,總長度接近2500公里;直達重慶的為原油管道,總長度也在2400公里。
自去年7月末開始,通往貴港的PE然氣管道,已為國內輸送超過6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通往重慶的原油管道,建設也接近尾聲,不久的將來,部分進口的原油,即可通過這條管道,從印度洋直接進入中國境內。對這條管道的解讀很多。但一個基本事實是,不久,我國就能通過中緬油氣管道,每年接收120億立方米天然氣以及2200萬噸原油。2013年,中國天然氣和原油的進口量分別為500多億立方米及28000萬噸。
“這兩條管道的建成,不僅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另外還增進了中緬兩國的胞波友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人士表示。中緬油氣管道,由中石油主導合資投建經營。
2013年,也是中石油“走出去”戰略實施的第20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