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工程擬建設總長2335.78m的防波堤,分為兩段:第一段防波堤沿一期防波堤向東延伸,軸線方位為n82°~262°,長度為1224.78m,第二段防波堤接第一段向東北方向布置,軸線方位為n23°~203°,長度為1111.00m。防波堤采用斜坡式結構,軸線水深在-14.40m~-19.12m。
煙臺港西港區是煙臺港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西港區在建與擬建項目較多,而現有防波堤一期工程由于長度所限,已無法對在建、新建泊位提供有效掩護。為此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擬在現有防波堤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建設“煙臺港西港區一期防波堤延長工程”,為西港區在建、新建泊位的施工和運營提供掩護條件。
本工程擬建設總長2335.78m的防波堤,分為兩段:第一段防波堤沿一期防波堤向東延伸,軸線方位為n82°~262°,長度為1224.78m,第二段防波堤接第一段向東北方向布置,軸線方位為n23°~203°,長度為1111.00m。防波堤采用斜坡式結構,軸線水深在-14.40m~-19.12m。
工程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工程建設符合《煙臺港總體規劃》及《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
二、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情況
本工程建成后,防波堤南側港池內流速降低,可為港池內在建、新建泊位的施工和運營提供更好的掩護條件。
工程施工期間產生懸浮泥沙的環節為塊石拋填。施工期間,懸浮泥沙主要向防波堤東側擴散,超二類海水水質的最大擴散距離990m、擴散面積為3.80km2,該范圍內沒有珍稀瀕危物種、生物洄游路線、產卵場、水產養殖區等保護目標,施工期懸浮泥沙不會對海水環境保護目標產生影響。懸浮泥沙的影響是局部的和暫時性的,將隨著施工的結束逐漸恢復至本底水平。
施工造成底棲生物受到損失、浮游生物生長受到影響,通過合理選擇施工工藝和施工時間減少生態損失,并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進行生態補償。
施工期大氣污染物主要是土石方運輸產生的揚塵,噪聲源主要是施工車輛噪聲,施工區域周圍1.9km范圍內沒有大氣及聲環境保護目標,不會對敏感點環境產生影響。土石方運輸路線途徑敏感點時,采取加蓋篷布、灑水抑塵、減緩車速、禁止鳴笛等措施,減輕土石方運輸車輛對敏感點的影響。
施工期生活污水收集后經市政管理網排入煙臺新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處理,船舶機艙含油污水收集后送海事部門認可的有資質單位處理,不排入海水中。施工期固體廢物為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
工程存在的環境風險包括:施工船舶碰撞、觸礁和擱淺事故引起船舶燃料油泄漏。建設單位通過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配備溢油應急設備,一旦發生溢油事故,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回收溢油,最大程度減輕風險事故對環境的影響。
防波堤工程建設后為港區碼頭提供掩護,不進行生產作業,無生產機械設備和人員等,工程建成后不再產生污染物。
三、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
擬建工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煙臺港總體規劃》、《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工程在采取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后,滿足達標排放、清潔生產及總量控制的環保要求。在落實環評報告所提出的各項污染治理措施、制定嚴格的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和風險應急預案、加強環境保護管理監督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設可行。
四、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及提出意見的方式和期限
環評單位在實地勘察現場、搜集有關資料等工作的基礎上,已編制完成《煙臺港西港區一期防波堤延長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本次公眾參與的目的,旨在了解您對本工程的意見,并歡迎您對工程的建設,特別是對環境保護方面提出寶貴的建議和要求。
(一)公眾參與意見或建議的征求范圍
工程評價范圍內的村民、漁民、企業等相關人員。
(二)公眾參與的主要方式
您可以在本公示發布之日起十日之內,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或寫信的方式提出您的寶貴建議。若您需要得到本項目環評報告書的簡本資料,請您與建設單位或者本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謝謝您的參與!
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德會
聯系電話: 0535-6742996
電子郵件: y t g s d h @ 1 6 3 . c o m
通訊地址: 煙臺市芝罘區海港路23號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 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
聯系人: 李春曉
聯系電話: 0531-85870038
電子郵件: h j p j 8 0 1 @ 1 6 3 . c o m
通訊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歷山路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