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道系統規劃布局
一、通用場所平面規劃
低空間場所規劃設計:建議沿墻、梁、柱布置,以節省空間提高美觀度。
高大空間場所規劃設計:風管布置考慮和回風的配合,盡量采用直管,改善室內的氣流組織。
二、通用場所美觀性設計
不同安裝高度下管徑與美觀度的關系:一般隨安裝高度的增加,適合的管徑也就越大,使美觀和效果完美結合;
弧形、閉合式設計:布置可配合建筑風格呈弧形布置或圓形、橢圓形閉合布置,不僅美觀,也使出風更加均勻;
與裝飾配合設計:通常設計半圓或1/4圓貼頂安裝,也可在吊頂上開槽,將布袋風管放在槽中;在網格狀吊頂時,則將管道布置在網格吊頂上。
三、特例設計
臨時場所設計:考慮易安裝和可拆卸性,大都采用滑軌安裝,考慮反復利用,盡量保持管徑長度相同;
防凝露設計:設計考慮沿玻璃幕布置或專門為易凝露區域布置一根或多根布袋風管。
四、風管系統尺寸選型
由于瀑布®布袋風管系統直徑選擇和管內風速、管內靜壓有關,當管內靜壓和風速不匹配時,風管可能發生抖動,從而會影響實際送風效果。當風速越大,靜壓越小時,抖動的越厲害,管內風速與靜壓的比值的比值越大,抖動越厲害。而且,風速過大也會增大系統產生的噪聲。
根據風量和系統入口風速確定直徑:
計算公式: G= 3600v•л•D2 /4
其中G:單根系統的風量(m3/h),
v:系統進口風速,
D:系統直徑(mm)
控制瀑布®布袋風管系統入口風速:為避免系統入口出現抖動、負壓等現象。
五、風管系統送風壓力設計
瀑布®布袋風管系統內壓力可由靜壓、動壓、沿程阻力損失三部分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靜壓復得和沿程阻力損失直接的關系,大多數情況下瀑布®布袋風管系統直管內靜壓通過靜壓復得而得到的壓力值大于沿程阻力損失的壓力值。
末端靜壓 = 入口靜壓 + 靜壓復得 - 壓力損失(Pr=Ps+Prs-Pz)
管內的平均壓力即為入口處靜壓與末端靜壓的平均值。
根據對大量工程經驗的總結,我們認為壓差占入口靜壓的比例小于10%時,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瀑布®布袋風管系統沿管長方向前后出風風量是均勻的。超過這個比例,應當在管內加裝PAD壓力平衡閥,平衡整個管內的靜壓。如下圖所示,平衡后整個瀑布®布袋風管系統管內大壓差為25Pa,大壓差和入口靜壓的比例也小于10%。
對于多支管的復雜系統的入口壓力,可以根據最不利回路的阻力計算,要同時考慮出風壓力、主管和支管的延程阻力、各種局部阻力。
六 、風管系統出風設計
根據布袋公司纖維織物空氣分系統專用設計軟件進行細節設計,即設計纖維的滲透率、條縫或噴孔的類型、尺寸、數量和朝向。
1、根據高度設計時的剖面圖確定射程和所需控制的范圍。
一般按照平均布置原則取相鄰兩根布袋風管的中線作為范圍分界線。根據實際工程情況,按照每根管的風量和平面布局情況劃分范圍,盡量做到風量的均勻分配。
2、確定開孔朝向
按照劃分好的區域,畫出噴口射流的方向,并選擇所需開孔的排數。根據噴射方向線在已經畫好的鐘點刻度上的位置即可得出噴口朝向。
3、根據風量分配確定滲透流量和開孔流量
4、確定開孔大小和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