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是西氣東輸一線的源頭也是主氣源地之一,目前擔負著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和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等15個省區市、120個大中型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業及4億沿線居民供氣的任務。據有關資料統計,塔里木油田輸送的1251.78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于替代了2.1億噸標準煤,減少排放有害物質1.5億噸。
2004年9月1日,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氣進入西氣東輸一線,同年12月1日,當時我國最大整裝天然氣田克拉2氣田建成投產,開始向西氣東輸一線供氣。2005年8月,塔里木的天然氣經西氣東輸管道和陜京管道系統輸至北京。2013年11月8日,克拉蘇氣田輸氣管道克拉至輪南段成功投運,塔里木油田開始通過西氣東輸一線和西氣東輸二線兩條管道向下游供氣,供氣區域擴展到珠江三角洲地區。
今冬下游用氣高峰期間,塔里木油田天然氣井口最大日產量突破72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2.5%,向西氣東輸管道系統最大日供氣量突破56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應急調峰作用充分發揮。今年年初以來,塔里木油田已向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供氣25.2億立方米。
經過24年的艱苦會戰,塔里木油田立足庫車、塔中、塔北“三個陣地戰”,優選重點領域,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油氣田,在盆地周緣先后建成克拉2、迪那2、大北、克深及塔中1號等一批超千億立方米的大氣田,形成“三大五中” 8個大中型氣田向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供氣的格局,具備年產22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產能規模。
近3年來,塔里木油田努力以全球化的視野、國際化的理念和常態化的戰略敞開大門,加強合作,引入貝克休斯、瑞德、百施特、川克、迪普和新速通等國內外知名工程技術服務商,通過在大北、克深區域搭建石油開發國際競技場,采取鉆井提速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增強了企業活力。其中,天然氣主產區庫車山前完井周期大幅縮短,實現200天內完鉆,克深—大北區塊完井周期同比降低60天,推動油氣上產增儲,大大提高了油田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塔里木油田在保障向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供氣的同時,認真履行“三大責任”,不斷加強盆地周邊天然氣管網建設,以天然氣資源的綜合利用帶動南疆石油石化產業發展,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環網對接推動當地生態建設和民生工程,確保油氣勘探開發成果更多地惠及當地社會和各族人民。隨著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成投運,喀什、和田、克州等南疆5地州的縣市和農牧團場全部用上了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氣。下一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管網將與西氣東輸供氣管網形成互聯互補,進一步增強天然氣保供能力。
今年,塔里木油田將扎實推進43億立方米新建產能,天然氣年產能力將達到244億立方米,天然氣保供和調峰能力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