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丹襄工程指揮部獲悉:5公里試驗段已完成3.8公里2800個PCCP管的安裝任務,預計12月中旬完成全部任務。
一是精心打磨PCCP管。
鄂北地區水資源經過襄北低凹之地,有72公里長的倒虹吸工程,采用PCCP管鋪設,為此專門在襄州區黃集鎮太山村建設了制管廠。
制作PCCP管第一道程序是:機器把鋼板一次性卷成鋼筒并自動焊接,兩頭箍好承口、插口和橡皮圈后,再進行打壓試驗。
第二道工序是:門機將鋼筒吊進模具,攪和的混凝土傾瀉而下。澆鑄后進入蒸汽養護,快速烘干、脫模、纏繞預應力鋼絲生產流程。
所謂預應力,就是把拉伸的鋼絲纏繞在PCCP管上,預先給一種緊箍力量,管子安裝通水后,管內的水壓與管外預應力實現壓力平衡。最后一道程序是在鋼絲外涂上一層還氧樹脂加瀝青防磨保護層。制管工藝要求非常高,內膽不能裂縫,一旦有滲水就會腐蝕鋼筋,導致管子滲水,整根管子就報廢了。據了解,每個PCCP管重60噸至65噸,造價6.5萬元,整個72公里倒虹吸工程共需要42000多個標準管。
二是傾心打造“傳承性”工程。
鄂北調水工程生產性試驗項目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主要針對混凝土砂漿配合比、管材接口密封、管道水壓、陰極保護、膨脹土邊坡優化等進行試驗性建設。2015年6月唐西太山PCCP管廠建成試生產,7月PCCP管廠取得預應力鋼筒混凝土輸水管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三標一體”認證書,PCCP進入全面生產安裝階段。今年12月中旬,將完成5公里試驗段3000個PCCP安裝任務。工程之所以推進有力,得益于前期的全面籌劃和精準把握。
三是用心做好服務支持文章。
服務支持全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襄州區積極尋找突破口,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生產性試驗項目同開工時間節點要求,迅速開展道路、供電、供水和PCCP管廠平整等“三通一平”基礎工作。區、鎮工作專班團結協作,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太山村PCCP管廠457畝臨時用地征遷工作。此后又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用一個月時間完成5公里試驗段的征地拆遷工作。5公里試驗段涉及供電、電信、移動等多家單位線路轉遷,各單位本著特事特辦原則在短期內完成線路升遷轉遷任務。區指揮部和黃集鎮工作專班采取在管廠設值班室、在施工現場設警務室等方式全方位全天候零距離為施工方提供服務,使工程建設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