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室的組成
地下室一般由頂板、底板、側墻、樓梯、門窗、采光井等組成。
地下室的頂板采用現(xiàn)澆或預制混凝土樓板,板的厚度按首層使用荷載計算,防空地下室則應按相應的防護等級的荷載計算。
在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時,地下室的底板不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載,還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因此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抗?jié)B透能力和抗浮力的能力。
地下室的外墻不僅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載,還要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凍結產生的側壓力,因此地下室墻的厚度應按計算確定。
地下室的門窗與地上部分相同。當地下室的窗臺低于室外地面時,為了保證采光和通風,應設采光井。
采光井由側墻、底板、遮雨設施或鐵箅子組成,一般每個窗戶設一個,當窗戶的距離很近時,也可將采光井連在一起。
二、地下室的防水堵漏
地下室的外墻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滲,因此,地下室防水堵漏問題是地下室設計中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一般可根據地下室的標準和結構形式、水文地質條件等來確定防水、堵漏方案。當地下室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時可做防潮處理。當地下室底板有可能泡在地下水中時應做防潮防水處理。
三、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一:外防外貼法施工
外防外貼防水法,即在底板墊層上鋪設卷材防水層,并在圍護結構墻體施工完成后,再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貼在圍護結構的外墻面,然后采取保護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優(yōu)點是隨時間的推移,圍護結構墻體的混凝土將會逐漸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當基坑采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采取措施,以解決水平支撐部位影響地下室防水堵漏的問題。
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二:外防內貼法施工
外防內貼法是在底板墊層上先將永久性保護墻全部砌完,再將卷材(防水層)鋪貼在永久性保護墻和底板墊層上,待地下室防水層全部做完,最后澆筑圍護結構混凝土。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環(huán)境條件受到限制,難以實施外防外貼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種地下室堵漏施工方法。
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三: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
該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除在圍護結構的混凝土墻體及其內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為達到地下室堵漏施工要求,再在主墻內側增設1道離壁式內墻。該地下室防水設計方案雖屬多道設防并有利于排水,但存在造價高,圍護結構墻體不易得到充分干燥,以及較難確保柱、墻混凝土接縫部位的水密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