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需求結構變化趨勢的分析——明后年機械工業有望繼續保持比較平穩而相對不高的增長態勢,預計產銷增長速度大體將處于10-15%之間,利潤增長大體在10%左右,出口創匯增幅估計在5-10%之間。
對具體小行業而言,常規發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冶金礦山設備、重型機械、普通機床等行業將繼續處于需求低迷狀態;高檔機床、機器人及自動生產線需求將上揚;工程機械市場將有所回暖,由大起大落逐漸回歸正常;汽車和農機產銷增速將逐漸回落,但大型高端農機產品市場仍將較旺。
在前面所述背景下,今天的機械企業必須由全力追求眾多同行都能生產的產品的“規模效益”轉向千方百計地獲取以企業自身獨特優勢為支撐的“稀缺性效益”。
pe管材設備“稀缺性效益”來自于——性能質量和性價比高人一籌的產品:1.人所不能的工藝絕招。2.比同行企業更精益的管理水平。3.具有品牌營銷和國際化營銷超常收益的營銷本領。4.能力超群、品質卓異、眼光遠大的人才隊伍。
為此,機械企業必須轉變外延擴張的習慣思維,致力于培育自身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重視試驗條件建設和人力資源投入,提高產品和工藝的創新能力;積極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追求產品和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和國際化,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營銷管理的精益水平。
歸根結底,應對進入“十二五”以來的嚴峻挑戰,機械企業要更自覺地實施“主攻高端、夯實基礎、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這五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