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管道化栽培就是利用管道為草莓栽培的載體,利用微控制計算機來實現營養液及溫光氣熱等環境因子的智能化調控,讓草莓在管道水培情況下正?焖俚厣L、開花、結果。此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草莓產量,還可以作為觀光農業開發旅游項目。浙江省麗水市農科所智能化快繁中心通過兩年的實驗獲得了成功,現把主要技術環節介紹如下:
1.栽培設施的建造
(1)場地選擇。大面積管道化栽培一般要求在溫室大棚內進行,以有利于溫光氣熱的控制,而小面積栽培在屋頂、陽臺都可以進行。
(2)栽培架制作。從市場買來PVC管,每隔20厘米打一孔,孔徑大小6—10厘米,管的長度以8—10米為宜,過長容易造成末端植株缺氧。把打好孔的PVC管放到已調平的木架上,木架高度1.5米左右,便于人工操作,木架斜度為60度,每層管道相距30厘米,相距過大單位面積的種植量少,過小影響通風和光照。
(3)營養液池建造。營養液池分母液池和儲液池。儲液池主要是用于管道營養液循環回流貯備用,使營養液循環利用。母液池主要是用于貯存補充營養液的母液,營養液被植物吸收之后,營養成分降低,可通過微控制計算機檢測其電導率值,若低于設定值就會自動補充母液。營養液池和母液池最好建在地下,冬暖夏涼有利于草莓的快速生長。
2.栽培技術
(1)草莓品種選擇。管道化栽培的草莓一般選擇休眠期短,從花蕾到開花的日數少,并且坐果率高,耐寒、耐陰、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春香、明寶、豐香等品種,爭取春節上市。
(2)備苗及定植。溫室管道化栽培草莓,主要以供應春淡市場為主,所以要求秧苗在冰凍前就已完成花芽分化。定植前一周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進行預防性消毒殺菌。栽前剪除老葉、病葉、匍匐莖以及一些爛根,剔除小苗、弱苗。一般于10月上旬定植,定植時用海綿裹住根頸部位,塞到已打好的管道孔中固定即可。
(3)營養液配置。用于草莓栽培的營養液可以選用全價營養液,象日本的園式配方;也可以用針對山崎草莓的配方。為了防止配置時產生沉淀,一般要把鈣源和磷源分開?煞殖葾、B、c三類(如山崎草莓配方),把不會產生沉淀的硝酸鈣和硝酸鉀歸為一類,把磷酸一氨和硫酸鎂歸為另一類,其他的歸為一類。配置時一般先加水l/3,把A類物質完全溶解,攪拌均勻,再把B類物質溶解稀釋到一定程度在入水口緩緩注入,邊注入邊加水并不斷攪拌,攪拌均勻后再以同樣的方法加入C液。山崎草莓配方,每噸按以下數量配比:A類物質,四水硝酸鈣236克,硝酸鉀303克;B類物質,磷酸一氨57克,七水硫酸鎂123克;C液,熬合鐵20—40克,硼2.86克,四水硫酸錳2.13克,七水硫酸鋅0.22克,硫酸銅0.08克,鉬酸銨0.02克。
(4)營養液pH值的調節。栽培草莓營養液的pH值以保持在5.5—6.5之間的弱酸性較理想,可用便攜式pH計檢測。如pH過高即偏堿性時,應加入適量磷酸或硫酸進行中和,如果是硬水地區可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和;pH過低即偏酸性時,可加入氫氧化納或氫氧化鉀進行中和。pH的調整周期以1—2周為宜,發現pH值不適合立即在儲液池中進行調整。
3.定植后的管理
(1)營養液電導率的管理。定植后苗期:1.0—1.5毫西;開花結果期:1.5—1.8毫西;收獲期:1.8—2.0毫西
(2)溫度管理。顯蕾前,白天溫度保持在24—30℃,超過30℃,自動放風降溫;夜間保持在8—10℃。顯蕾期,白天保持在25—28℃,夜間8一12℃。開花期,白天保持在22—25℃,夜間8—12℃;開花期若經歷零下2℃以下的低溫,會出現雄蕊花藥變黑,雌蕊柱頭變色現象,嚴重影響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產量。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8—12℃,此期室溫過高,果實膨大受影響,造成果實著色快、成熟早,但果實個小,品質差。其生長適溫為15—25℃。
(3)濕度管理。整個生長期都要盡可能降低日光溫室內的濕度,因為濕度過大,容易發生病害,影響草莓的正常生長發育。開花期,溫室內的濕度應控制在40%—50%,高于50%要自動通風換氣。
(4)補光控制。草莓屬喜光植物,12小時以下短日照能促進花芽分化,并促進休眠及植株矮化,長日照可促進其生發育。
11月中旬到1月份進行智能間歇性補光,以促進草莓的營養生長。補光最好采用紅色植物補光燈,以提高其光合作用的效率。
(5)葉面肥噴施。在草莓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每隔7—10天噴1次0.2%—0.5%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前期生長以尿素為主,開花后應以磷酸二氫鉀為主。
輔助授粉、蔬花疏果、病蟲害防治等項管理可參照一般大棚草莓的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