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民眾反映,山東省鄄城縣領導為迎接上級領導視察,緊急建起了圍墻,將百姓的實際生活面貌遮掩起來。鄄城,地處魯西南,是國家貧困縣。一周前,記者走訪當地的多個鄉村時發現,多數臨街的房屋,都統一刷上了顏色,紅黃白灰,煞是整齊。
在一些墻壁上,還寫上“鄉村文明”的標語,畫上傳統道德故事的圖畫。包括彭樓、鄭營、古泉、陳王、舊城、大埝等六個鄉鎮街道,臨街的民居、商鋪等建筑,均是如此。當地群眾說,墻是本月上旬刷的,政府出資,村民不用花錢:
然而,在一些統一著裝的墻后面,卻是破舊不堪、狹窄逼仄的民居,農田荒地,甚至垃圾場。彭樓鄉一家臨街的養雞場,也被這種墻壁圍了起來。
而在陳王街道的一些村子,記者看到,盡管村民們居住的房屋都有些破舊,但只要是臨街的院子,無一例外地都有整齊劃一的嶄新門樓。
記者:這怎么只蓋門樓啊?
尹支書:光蓋了一個大門,里面都不讓蓋,這個路上一檢查,嫌孬,嫌墻
破,就是迎接檢查,那幾天忙的不得了。
記者:整個村都是這種嗎?
尹支書:不是,就臨那個路,不臨路的門樓都不讓蓋。
一位在政府工作的匿名人士稱,這種外表美觀的墻體,當地戲稱“遮羞墻”。
匿名人士:這畫那畫的,弄的遮羞墻,也不說把老百姓的破屋給修修,
就弄個墻畫上畫,這在我們當地叫“遮羞墻”,各個鄉鎮都有這個事。
為迎接領導就做出這樣的面子工程,這樣的領導又能怎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的領導又怎么算是人民群眾的公仆?
由http://www.irislcn.com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