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簡介地源熱泵的節能原理
普通中央空調夏季主要通過冷卻塔、冷卻水池實現制冷的效果,冬季主要通過鍋爐實現供暖的效果。其中,不管是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能源消耗都非常大,效率也不高。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則利用地下數十米到一二百米以內土壤或巖石的溫度,實現對建筑物的制冷或供暖。該系統所利用的溫度全年中一般在15攝氏度到零下17攝氏度之間,冬季明顯高于地面氣溫,夏季顯著低于地面氣溫,且夏天收集的部分熱能可儲存在地下土壤中,用于冬季供暖。地源熱泵空調系統60%~70%的能量來自土壤,30%~40%來自電能,因此具有突出的節能性能。
地源熱泵的分類
地源熱泵按照熱源的來源可分為地下水地源熱泵、地表水地源熱泵及地埋管地源熱泵。其中地埋管地源熱泵的低位熱能主要來自淺層地下土壤、巖石等介質中,通過管道閉路系統循環水進行熱交換,資源極其豐富,幾乎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且非常環保和節能,因此該方式應用前景最為廣闊(以下內容主要介紹地埋管地源熱泵)。地源熱泵系統用
管道產品
地源熱泵系統的管道部分主要采用PE(PE100、PE80級)管道和PB管道兩種,其中PE管道由于其顯著的經濟性,在很多工程中廣泛采用。地源熱泵的管道部分主要包含連接熱泵機組的主管(集合管)、進行熱交換的埋地管和連接整個管路系統的各種配件。主管
主管一般采用D40-63規格,部分大型項目采用D110左右的主管。主管的壓力等級一般采用1.0MPa以上,管材的相關尺寸參照PE給水管材國標GB13663。主管的長度一般根據工程的設計確定,有時由于地理位置或地質條件的限制,地埋管的鋪設可能需要遠離建筑物1到2公里,這時需配備較長的主管。
主管一般供應直管,特殊情況由設計單位與生產廠家協商確定。
為避免管道在冬季結冰,主管需埋設于凍土層以下,連接室內機組時才出地面,主管在凍土層以上的部分一般需聚苯或橡塑材料做保溫處理。
地埋管
地埋管有D16、D20、D25、D32、D40等規格,但大多數為D25和D32規格,其中尤以D32規格居多,由于埋地深度一般達100米左右,其壓力等級多為1.0MPa以上,以1.6MPa最為多見。地埋管材的相關尺寸要求也參照PE給水管材國標GB13663。地埋管材一般為盤卷形式,長度由工程設計要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