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免费视频_果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成人欧美日韩免费视频_最近资源中文字幕4

按分類瀏覽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各地資訊 » 甘肅資訊 » 正文
發布日期:2015-07-13  瀏覽次數:3155
核心提示: 甘肅扼絲綢之路“咽喉”要道,是連接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坐中聯六(省),具有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區位優勢。   “一帶一路”使甘肅站在新的歷史高度,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中國的西部,一條亙古蜿蜒的絲綢古道上,有一個綿延千里的多民族省份——甘肅。

  甘肅扼絲綢之路“咽喉”要道,是連接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坐中聯六(省),具有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區位優勢。

  “一帶一路”使甘肅站在新的歷史高度,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說,“一帶一路”不僅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開辟了廣闊空間,也為沿線各國開展多邊合作帶來了重要契機,更為甘肅這樣的內陸欠發達省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2600萬隴原兒女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主導下,積極行動,合力推動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投入“一帶一路”建設,讓絲綢之路甘肅黃金段“動”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構建立體開放格局讓黃金段動起來

  甘肅是承東啟西、連接歐亞的重要通道,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

  “一帶一路”給整個中國經濟發展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構建了向西開放新格局。后隊變前隊,甘肅從過去相對落后的后方,變成了向西方開放的前沿。

  面對機遇,甘肅及時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確立戰略定位:向西開放的縱深支撐和戰略平臺、絲綢之路的綜合交通樞紐和黃金通道、經貿物流合作的區域中心、產業集聚和合作示范基地、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

  藍圖已就,甘肅著力提升內生增長動力,讓黃金段“動”起來。省委、省政府規劃實施了“13685”發展戰略——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一大構想”,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平臺”,實施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等“六大工程”,強化蘭白城市圈、酒嘉城市圈等“八大節點”,努力實現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等“五大目標”。

  王三運提出:既要謀又要干,先謀而后動,謀要謀深,干要干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甘肅省各市州、各部門圍繞“謀定而動、創新驅動、互惠互動”的思想共識,明確了擴大互惠互動、擴大外貿規模、擴大項目合作、擴大人文交流的目標,從而構建立體化對外開放新格局。

  目前,甘肅已經在白俄羅斯、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設立了商務代表處,建立了特色商品貿易中心,按照“先易后難,貿易先行”的原則,促進與中西亞、中東歐國家多層次、多領域合作。

  2014年,14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商務參贊和商會代表在絲路重鎮敦煌參加了“聚焦絲綢之路經濟帶——2014甘肅國際經貿合作研討會”;第二十屆蘭洽會期間,31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聚首“中國—中亞合作對話會”;今年第二十一屆“蘭洽會”,白俄羅斯將作為主賓國,組成60人的政府和企業考察團對甘肅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探討合作。

  提升開放平臺層級讓黃金段活起來

  蘭州新區作為絲綢之路上首個國家級新區,已經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西部重要的增長極和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區。目前,已引進39家全球、中國、民營500強知名企業,有龍頭產業項目200多個。建設了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開通了天馬號、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進一步提升了蘭州新區的輻射能力。

  隨著蘭州新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生態安全綜合屏障綜合試驗區全部上升為國家戰略,甘肅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同時,甘肅也被確定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基地。在新能源、有色冶金、特色農產品和旱作農業等領域具有資源和技術優勢,甘肅愿與各國開展務實合作,互補發展。

  今年5月份,習近平主席訪問白俄羅斯,甘肅作為西部唯一省份隨團出訪。期間,甘肅省政府與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白俄羅斯貿易部分別簽署相關合作協議。金川鎳都實業公司總投資1000萬美元在中白工業園建設PVC管材管件生產項目等5個重點合作協議和投資項目簽約。

  去年12月份,李克強總理出訪哈薩克斯坦。蘭州瑞達進出口貿易公司了解到當地市場需求,在“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簽約投資470萬美元,在阿拉木圖市建設24600噸果蔬保鮮庫項目。該項目對構建甘肅省農產品境外營銷網絡、擴大國際市場銷售,滿足當地產品需求,有著重要意義。

  近兩年來,甘肅省編制了《甘肅省出口商品匯編》,以中英文、中俄文兩種形式擴大對外宣傳。與沿線國家商協會簽署9項合作協議,編寫了《中亞五國經貿咨詢報告》。

  目前,甘肅正積極爭取將“蘭洽會”升格為“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使其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向西開放重要戰略平臺;積極爭取國家絲綢之路基金在蘭州新區設立辦事處,爭取中亞西亞國家在蘭州設立領事機構,使其成為加強與沿線國家合作發展的新型平臺。

  優化結構拓展市場讓黃金段強起來

  長期以來,甘肅省面臨著一種挑戰,貨物過省流動,價值增值有限。如何打破“通道經濟”的局限,這可以在黃金段的建設中找出答案——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甘肅省省長劉偉平指出,擴大向西開放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積極“走出去、引起來”,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和合作。

  甘肅省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拉動、項目推進、企業主體”的工作思路,培育壯大省內外經貿隊伍、擴大投資和消費規模,在向西開放的戰略推進中,倒逼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甘肅擁有全國惟一由國家政策扶持的循環經濟試驗項目,蘭州石化、長慶油田、酒泉鋼鐵、金川、白銀有色等大批骨干企業正在脫胎換骨。

  在國際上,甘肅與中西亞的資源及生產要素形成了互補互惠的配置體系,合理利用國內國際兩類資源,甘肅每年從中西亞國家進口銅精礦、球團礦、鐵精礦、鉻鐵達千萬噸。白銀公司與哈薩克礦業集團合資建設30萬噸銅冶煉項目,納入了兩國總理見證簽約的44個中哈合作項目清單。

  這些礦產在為甘肅產業提供原料支撐的同時,也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色商品出口,加強了合作基礎,實現了共贏。2014年,甘肅與中西亞國家簽署了涉及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經濟貿易等領域的多個合作協議,投資總額達10億美元,實現了零的突破。

  目前,甘肅正推進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有色金屬新材料等優勢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正在建設以蘭州新區為核心,建設面向中西亞、中東歐市場的石油鉆采設備出口基地;以河西地區為重點,建設新能源裝備研發制造出口基地,與沿線國家對接互動,提升產業層級,形成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

  除了出口基地,甘肅以節點城市為支撐,發揮產業園區、經貿物流園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平臺作用,集聚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產業對接和經貿合作新“源頭”。

  同時,甘肅積極搭建外經貿融資平臺,探索創新投融資方式。2014年安排2000萬元設立中小外貿企業銀行專項貸款風險準備金,投放貸款9700萬元;支持全省159家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辦理保單融資12.5億元;協調進出口銀行為全省19家外經貿企業提供信貸59億元,累計貸款余額156億元。

  2014年,甘肅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中西亞、中東歐等國家實現進出口18.9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8% 提高到23%。2015年,力爭與中西亞和中東歐貿易額的比重再提高15個百分點。

  甘肅支持外經貿企業通過設立、并購等方式建立海外銷售網點,支持甘肅外貿協會和骨干企業在境外設立商務代表處。目前,甘肅在中西亞、中東歐等國家設立了114家境外投資企業,累計實際對外直接投資達32.26億美元。

  通過系列謀劃,扎實推進,甘肅實現了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之間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今年前5個月,全省共實施省外、境外招商引資項目3109個,到位資金1878.48億元,同比增長7.45%。

  視野打開,豁然開朗。甘肅給中國,給世界描繪了“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規劃的一幅愿景。

  ——甘肅準備用3—5年時間,夯實基礎,打開局面,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進一步加強,實現向中亞西亞進出口額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20%以上,直接投資、開展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年均增長10%以上的目標,與中西亞國家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機制初步形成。

  ——甘肅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開放合作機制,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區正常投運,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推進。

  ——甘肅準備到本世紀中葉,“五通”目標全面實現,與中西亞及歐洲國家產業合作全面深化,貿易規模大幅提升,人文交流暢通便捷,發展環境趨于改善,甘肅將真正成為國際經濟貿易文化合作大通道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關鍵詞: 一帶一路 絲路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會展 13890505561
熱線 400-8088-659
客服 1977554587
反饋
APP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