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綸管的施工工藝
維綸水泥電纜管系用水泥和維綸為主要原料經抄取制管機卷制成的輕質非金屬管材。由于該管具有施工方便,管內壁光滑,磨阻小;化學性能穩定,不老化,耐蝕力強等獨特的優點,為此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于地下電纜工程上。
在選擇電纜管時,要根據電纜管所經路徑的地理情況,按標準選擇電纜管的類型,采用相應的敷設方法。A類管適用于砼包封情況;B類管適用于人行道和綠化帶直埋,也適用于過路包封情況;G類管適用于有重型車通過路段的直埋敷設。為了便于施工保證安裝質量,我們擬定了本規程僅做為設計、施工、驗收參考。
一、電纜保護管直埋敷設
1、選用電纜保護管的直徑應滿足電力電纜規程的要求,一般為電纜外徑的1.3—1.6倍。
2、鋪設電纜保護管的溝槽挖好后,溝底必須夯實找平。如溝槽土質不好應做100ram厚的砼基礎,管外徑距基礎邊不小于100mm。若同其它管道交叉或遇砂石土層,應按設計意見采用配筋砼基礎。
3、下管之前,應對每根管進行檢查。對有裂紋等缺陷不符合規格的均不許使用。
4、鋪管時,勿使管子懸空,為此應在每根管接口處留工作小坑。若在砼基礎上鋪管,則應在基礎上鋪放20ram的砂土或過篩。
5、在安裝接頭時,要在管箍內涂上肥皂水再往里穿,至使兩根管口的距離達到10一15mm為準。(每根管插入深度為整個管箍長度之半再減去5-15mm為止)
6、人井間鋪設完電纜保護管后,應由專人進行檢查找正,合格后才可回填。復土時管子兩側及“胸腔”必須搗實。在管子兩側200mm內,不許回填石塊等硬質物體,應回填砂土或過篩細土。
7、如多根管水平排列敷設,管壁之間的距離應不少于40min,復土時兩管之間一定要填滿細土或砂土并予以搗實。
8、兩層管上下排列鋪設時,要先在首層上復40mm細土或砂土并壓實,然后鋪設第二層管道,多層管道的鋪設以此類推。為使管道所受應力傳導均勻,上下管道中心線應互相錯開。
9、不論單排或多排鋪設,都要在最上層管上復過篩細土或砂土400mm并夯實,然后再回填,且最上層管頂距地面不得小于700mm,否則應根據電纜保護管的機械強度做砼包封處理。
10、管道和人井交接處,應于井壁接近管處外側墊上橡膠圈,可用電纜管保護圈剪開代用。管口在井內壁需做100mm.的水泥倒角。
11、管道鋪設完后,尚未復土之前,應由驗收單位檢查,如發現彎曲,裂紋時應予返工。整個施工完后,在驗收單位到場情況下,由施工單位用外徑小于電78力管內徑10mm,長度不少于1米的拉棒在管道內拉通,方為符合質量要求。
二、電纜保護管做砼包封敷設
1、當采用砼包封敷設工藝時,除執行電纜保護管直埋的有關規定外,還要滿足砼包封有關規定。當距地面覆土不足100mm時,應考慮加厚砼包封層或配筋包封。
2、鋪設管道溝槽挖好后,應予找平,在溝底澆注100mm厚的砼基礎,待凝固后把電纜保護管兩端用木塊固定,用水泥砂漿把電纜保護管的“胸腔”和距基礎之縫隙填滿。
3、多根管水平排列,管壁間距仍為40mm,多層排列時,應先將首層管道間隙灌滿水泥砂漿后,再打一層40mm厚的砂石混凝土待凝固后,將第二層管依次碼上,而后在周圍打上100mm的包封層。
4、待砼包封凝固、養護后,再進行復土回填工作。
5、人井與管道交接處理及驗收方法均應執行直埋管線的有關規定。
三、工程一俟竣工,施工單位應將施工平面圖、縱斷圖、電纜保護管做法圖及有關資料轉交驗收運行單位。
四、電纜管熱附系數按《高壓電纜線路》一書中所提供數據估計算為120熱歐·厘米。穿管的電纜,依照部頒《電力電纜規程》,其載流量根據電纜條數增多而遞減百分之十至二十左右。
五、電纜保護管的運輸與保管:
1、電纜保護管在裝卸過程,要嚴格執行廠家要求,要輕抬輕放,嚴禁拋擲。
2、運輸中必須設法使管子固定,減少振動,防止碰撞。
3、管子堆放場地必須平坦堅實,不同規格的管材應分 別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