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日開幕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民建新疆區委會提交了關于《借力地下軌道交通,同步進行烏魯木齊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建議,給首府道路“破相”提出解決辦法——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據了解,烏魯木齊各類地下管線總長約6000余公里,包括市政管網及4米以上巷道內地下管線。由于歷史原因,城市地下管線埋設隨意性較大,造成地下管線分布不合理,迫切需要規劃建設新的管網體系。
自治區政協委員、民建新疆區委會副主委、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任秀娟說,2013年,民建新疆區委會就提交了一份關于《建設城市地下管道走廊》的建議。城市規劃時已經采納了此建議,在新城區建設時,將地下管廊全部規劃進去,并加以實施。但舊城區如果進行改造,其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大。“我們希望借助軌道交通建設的機遇,一同進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目前全國僅有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少數幾個城市建有綜合管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建設里程約800公里。
任秀娟說,在烏魯木齊,軌道交通線網基本覆蓋了烏魯木齊市城區,軌道交通1至7號線連通了城市各個人口密集區域。借助軌道交通建設的絕好機遇,同步進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建設成本低,社會干擾小,施工工期合理。
任秀娟介紹,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它是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烏魯木齊市氣候及地理位置獨特,氣候干燥少雨,地勢南高北低,在實施軌道交通的同時進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地質狀況良好,坡率自然,受地下水影響較小,施工安全度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