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鋼管將帶鋼送入焊管機組,經多道軋輥滾壓,帶鋼逐漸卷起,形成有開口間隙的圓形管坯,調整擠壓輥的壓下量,使焊縫間隙控制在
1~3mm,并使焊口兩端齊平。
1.如間隙過大,則造成鄰近效應減少,渦流熱量不足,焊縫晶間接合不良而產生未熔合或開裂。
2.如間隙過小則造成鄰近效應增大,焊接熱量過大,造成焊縫燒損;或者焊縫經擠壓、滾壓后形成深坑,影響焊縫表面質量。
將管坯的兩個邊緣加熱到焊接溫度后,在擠壓輥的擠壓下,形成共同的金屬晶粒互相滲透、結晶,最終形成牢固的焊縫。螺旋鋼管若擠壓力過小,形成共同晶體的數量就小,焊縫金屬強度下降,受力后會產生開裂;如果擠壓力過大,將會使熔融狀態的金屬被擠出焊縫,不但降低了焊縫強度,而且會產生大量的內外毛刺,甚至造成焊接搭縫等缺陷。
工藝特點
螺旋鋼管主要工藝特點:
a. 成型過程中,鋼板變形均勻,殘余應力小,表面不產生劃傷。加工的螺旋鋼管在直徑和壁厚的尺寸規格范圍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尤其在生產高鋼級厚壁管,特別是中小口徑厚壁管方面具有其他工藝無法比擬的優勢, 可滿足用戶在螺旋鋼管規格方面更多的要求。
b. 采用先進的雙面埋弧焊的工藝,可在最佳位置實現焊接,不易出現錯邊、焊偏和未焊透等缺陷,容易控制焊接質量。
c. 對鋼管進行100%的質量檢查,使鋼管生產的全過程均在有效的檢測、監控之下,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
d. 整條生產線的全部設備具備與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聯網的功能,實現數據即時傳輸,由中央控制室對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參數。
2堆放原則要求
1、螺旋鋼管堆碼的原則要求是在碼垛穩固、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按品種、規格碼垛,不同品種的材料要分別碼垛,防止攪渾和相互侵蝕;
2、禁止在螺旋鋼管垛位四周存放對鋼材有侵蝕作用的物品;
3、螺旋鋼管垛底應墊高、堅固、平整,防止材料受潮或變形;
4、同種材料按入庫先后分別堆碼;
5、露天堆放的螺旋鋼管型鋼,下面必需有木墊或條石,垛面略有傾斜,以利排水,并留意材料安放平直,防止造成彎曲變形;
6、螺旋鋼管堆垛高度,人工功課的不超過1.2m,機械功課的不超過1.5m,垛寬不超過2.5m;
7、垛與垛之間應留有一定的通道,檢查道一般為0.5m,出入通道視材料大小和運輸機械而定,一般為1.5~2.0m;
8、露天堆放角鋼和槽鋼應俯放,即口朝下,工字鋼應立放,鋼材的I槽面不能朝上,以免積水生銹;
9、垛底墊高,若倉庫為向陽的水泥地面,墊高0.1m即可;若為泥地,須墊高0.2~0.5m。若為露天場地,水泥地面墊高0.3~0.5m,沙泥面墊高0.5~0.7m。[1]
3質量檢測
螺旋鋼管在出廠之前應做機械性能試驗和壓扁試驗以及擴口試驗,并要達到標準規定的要求。直縫鋼管的質量檢測方法如下:
1、從表面上判斷,也就是在外觀檢驗。焊接接頭的外觀檢驗是一種手續簡便而又應用廣泛的檢驗方法,是成品檢驗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是發現焊縫表面的缺陷和尺寸上的偏差。一般通過肉眼觀察,借助標準樣板、量規和放大鏡等工具進行檢驗。若焊縫表面出現缺陷,焊縫內部便有存在缺陷的可能。
2、物理方法的檢驗:物理的檢驗方法是利用一些物理現象進行測定或檢驗的方法。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情況的檢查,一般都是采用無損探傷的方法。無損探傷有超聲波探傷、射線探傷、滲透探傷、磁力探傷等。
3、受壓容器的強度檢驗:受壓容器,除進行密封性試驗外,還要進行強度試驗。常見有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兩種。它們都能檢驗在壓力下工作的容器和管道的焊縫致密性。氣壓試驗比水壓試驗更為靈敏和速,同時試驗后的產品不用排水處理,對于排水困難的產品尤為適用。但試驗的危險性比水壓試驗大。進行試驗時,必須遵守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以防試驗過程中發生事故。
4、致密性檢驗:貯存液體或氣體的焊接容器,其焊縫的不致密缺陷,如貫穿性的裂紋、氣孔、夾渣、未焊透和疏松組織等,可用致密性試驗來發現。致密性檢驗方法有:煤油試驗、載水試驗、水沖試驗等。
5、靜水試驗 每根鋼管應做靜水壓試驗而無滲漏現象,試驗壓力按下試計算 P=2ST/D 式中S—靜水壓試驗的試驗應力Mpa,靜水試驗的試驗應力按相應鋼帶標準規定屈服度最小值(Q235為235Mpa)的60%選取。穩壓時間:D<508試驗壓力保持時間不少于5秒; D≥508試驗壓力保持時間不少于10秒 4 無損檢測 鋼管的補焊焊縫、鋼帶對頭焊縫及環向縫應進行X射線或超聲波檢驗。對于可燃普通流體輸送用的鋼向的螺旋焊縫應進行100%SX射線或超聲波檢驗,對用于水、污水、空氣、采暖蒸汽等普通流體輸送用的鋼管的螺旋焊縫應進行X射線或超聲波檢驗抽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