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頂避雷針廠家生產生活中常用的避雷裝置,如接閃桿,接閃帶,引下線,接地銅排等,是用來保護建筑物等避免雷擊。常規防雷電可分為防直擊雷電、防感應雷電和綜合性防雷。防直擊雷的避雷裝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以避雷針作為接閃器的防雷電原理是:避雷針通過導線接入地下,與地面形成等電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電場強度增加到極限值的雷電云電場發生畸變,開始電離并下行先導放電。實際上,避雷針可將周圍的雷電引來并提前放電,將雷電電流通過自身的接地導體傳向地面,避免保護對象直接遭雷擊。
避雷針制作、安裝時所有金屬部件必須鍍鋅,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層。避雷針應垂直安裝牢固。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1000。根據圖紙要求在土建進行避雷針基礎施工時,預埋好地腳螺栓等。按設計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長度分上、中、下三節進行下料。如果針尖采用鋼管制作,先將上節鋼管一端鋸成鋸齒形,用手錘收尖后進行焊縫磨尖、涮錫,然后將另一端與中、下兩節找直焊好。新一代避雷針,在原有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用凸形頂端代替了尖形頂端。進一步減小電暈的影響。避雷針用四塊獨立的極板代替球形的極板,使得接閃端子的增強電場強度的能力更符合1:15(200KV:3MV)。
建筑物如果安裝了避雷針但是沒有接地或者接地效果不好的話,在接閃時反倒會對建筑物或其中的人員造成更大的損害,相比沒有安裝接閃器的建筑物反倒更加不安全。所以安裝避雷針時可以讓廠家幫忙安裝,并做好防雷接地工程,檢測防雷接地電阻是否相關要求。按照滾球法的科學原理,對現場仔細勘察,精心設計、計算和校驗,按照規范進行現場施工,用避雷針、避雷帶等接閃器,把該防護的地方都做到位,這樣就能達到既安全可靠又經濟實惠的目的。
避雷針的上部有一段可能自身遭受側向雷擊的空間,稱為對針桿側擊區,當側方襲來的下行雷電先導被避雷針引近而未能在針端接閃時,會出現閃電擊中避雷針附近地面的情況,使得避雷針附近的地面落雷密度較該處平均落雷密度大,樓頂避雷針廠家稱該地面為散擊區。高聳的建筑物和避雷針附近地面出現散擊區,遠離避雷針的地方雷擊率不受避雷針的影響,稱為正常區。避雷帶和避雷網的高度與房高相同,安裝的短針防雷其高度為1~2m,它們引起的散擊現象不明顯;高聳建筑物和高架避雷針引雷招致雷擊率增高和存在散擊區。用屋頂短針和避雷帶防雷就是考慮了既能發揮它的引雷作用,又避免增加散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