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治療儀隨著同性戀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到底同性戀是不是一種疾病,到底誰說的算。這種治療儀器有用嗎?
偽裝成同性戀患者的吳振來到重慶一家治療同性戀的醫(yī)療機構(gòu),體驗的這種治療儀器的治療:
吳振躺在沙發(fā)上,看見咨詢師捧著電擊儀走了進來。他看了看,有點像高中物理課上的毫安表,上面寫著“厭惡療法治療儀”。咨詢師讓他躺好,全身放松,閉上眼,想象同性的嘴和身體,想象和他們親熱。吳振想象不出來,那個方頭方腦的機器,像一對怪眼,讓他緊張。不過五六分鐘,咨詢師將電極刺向他的手臂,雖然只是一下,但電流冰冷,他還是一骨碌跳了起來。這是一次價值五百元的體驗,事后,吳振得到一張收據(jù),抬頭寫著“同性戀矯正”。
這更像是一次臥底,身為“同志”,吳振反對成為矯正的對象,但這之前,他并不知道這樣的矯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直到電流過體,他想,這種痛苦,真的沒必要。2014年3月,吳振將重慶心雨飄香心理咨詢中心告上了法院,同時成為被告的,還有百度公司,只要在其網(wǎng)頁搜索“同性戀矯正”,置頂?shù)目偸沁@家機構(gòu)。
這只是冰山一角,2013年,同性戀公益組織“北京同志中心”曾向全國十個省的十家同性戀矯正機構(gòu)寄去投訴信,結(jié)果不了了之。早在1990年,美國精神醫(yī)學(xué)會就證實,性傾向改變的可能性幾近于零。但在中國,針對同性戀的治療卻方興未艾,矯正、收費,再矯正、再收費,同志、醫(yī)生、咨詢師、焦慮的父母,共同繁榮了這盤“隱形的生意”。
這種同性戀關(guān)系我們居外人有什么想法呢?
同性戀治療儀 由www.irislcn.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