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建筑是指橫向跨越30m以上空間的各類結構形式的建筑,其結構形式多種多樣,當前世界上使用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各大建筑中,最典型的代表即奧運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技術對多種多樣、形式豐富的奧運建筑起著推動作用。其中,奧運歷史上著名的羅馬體育館主要采用裝配現澆式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而巴塞羅那圣喬地體育館采用了網殼結構。其中,大跨度鋼結構的類別主要如下所述:
網架結構
網架結構主要指的是由多根桿件按照一定的網格形式通過節點連結而成的空間結構。網架結構具有工業化程度高、自重輕、穩定性好、外形美觀的特點。
網殼結構
網殼結構與空間桿系結構較為相似,平板網架型的空間桿結構是通過桿件根據規律而組成網格,并結合殼體結構布置成一定的空間架構,因此,它不僅具備桿系的性質,而且同時具備殼體的性質。網殼結構主要通過殼內兩個方向的拉力、壓力或剪力進行逐點傳力。
例如:1967年建成的鄭州體育館,采用肋環形穹頂網殼,其平面直徑64m,矢高9.14m,此為國內跨度最大的單層球面網。又如1988年建成的北京體院體育館,主要采用帶斜撐的四塊組合型雙層扭網殼,其平面尺寸為59.2m2,矢高3.5m,挑檐3.5m,此為我國跨度最大的四塊組合型扭網殼。另外,1989年建成的濮陽中原化肥尿素散裝庫,其平面尺寸為58m×135m,采用雙層正放四角錐圓柱面網殼,此為我國第一個采用螺栓球節點的網狀筒殼,亦是覆蓋建筑面積最大的網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