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目前塑料加工業行業裝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已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線,如BOPP、BOPET生產線等,已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為代表的塑料機械制造基地和較完整的產業鏈。pvc管材生產線已為塑料加工行業成功提供各種大型注塑機;精密二板BH、BM注塑機;各種寬幅、高速多層共擠流延設備;中控設備;BOPP雙向拉伸設備等。涌現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制造企業和知名品牌,如仕誠、博創、精誠、步明、海天等著名企業。特別是已連續八屆作為峰會承辦單位的仕誠公司,在寬幅、高速流延設備、BOPP雙向拉伸等設備具有獨特優勢。其中2012年研發成功的BOPP雙向拉伸設備,其寬幅已達8300毫米,車速每分鐘480米。填補了國內空白,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目前我國塑機裝備已有較大提高,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為塑料制品企業提供了重要裝備保證,為塑料加工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實事求是分析,目前裝備工業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如單機速度和效率、成型精度、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微成型裝備,起步較晚。
裝備是工藝和技術的集中體現,是構建塑料加工業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是產品質量和水平的保證,是實現兩化深度融合的基本條件,下決心趕超國外裝備先進水平,以先進、適用、性價比高、安全可靠塑機裝備武裝塑料加工業,是行業擺脫依靠進口的迫切需要,是行業降低投資、降低固定成本的需要。因此要抓住機遇,發揮后發優勢,力爭塑料裝備制造業能更快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為塑料加工業發展提供可靠的裝備保證。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在《十二五技術進步指導意見》中明確了裝備制造業研發重點,如熔融靜電紡絲納米制品裝備;多層共擠超大型中空成型機;大型超臨界CO2聚合物發泡基礎裝備;大型旅膜滾塑成型裝備;微成型裝備;PVC、大口徑PE-X管等管材生產裝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生產裝備;大扭矩減速箱制造等。共列出了行業急需項目21項。希望制品和裝備行業攜手合作、集中力量,努力突破瓶頸,盡快為加工行業提供急需的裝備,為促進塑料加工業轉型升級,為實現塑料加工業先進大國目標、強國目標共同努力。
當前塑料裝備制造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隨著塑料加工業進入戰略轉型期,塑料加工業正進入健康、平穩發展期。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裝備的高潮已經過去。隨著投資和生產要素成本在未來競爭中作用和地位上升,對卓越性價比、先進、適用、可靠的國產裝備需求越來越迫切。《十二五技術進步指導意見》中,已就未來塑料加工業技術進步方向及重點研發內容提出了具體目標,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豐富的需求信息。同時強調塑機裝備制造業和塑料加工業要實現高度融合,迫切需要把制品制造工藝技術、機械設計、制造技術、信息技術融為一體,實現工藝流程的高效率、低能耗和低排放。二是我國已進入重化工業化中后期階段,2010年我國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已占全球19.8%,已超過美國的19.4%的比重,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目前我國裝備制造無論在研發、設計、制造技術、材料、人才等方面均有一定基礎。豐富的制造資源為塑料裝備制造走出一條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協作分工的新路創造了條件,使塑料裝備整機廠和龍頭骨干企業實現集成創新發展有了可靠的基礎。三是以能源、互聯網、新材料和信息技術為重要內容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迅速發展,催生了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網絡制造的快速發展。全球大數據時代和云計算的發展,為裝備制造企業更快獲取創新資源提供了高效快捷的通道,使我國塑機裝備制造業在這方面有機會、有可能和國際裝備制造業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塑機裝備業要抓住機遇,發揮后發優勢,加快縮小差距,使塑機裝備制造業邁上新臺階。
為進一步推動塑料加工業和塑機裝備制造業的戰略轉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裝備水平的提高,是我們共同的任務。必須攜手合作、共贏發展,堅持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同時希望裝備工業能大力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策略,pvc塑料管材生產線進一步提高性價比和比較優勢。希望能加快整合制造資源,堅定不移走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分工相結合的現代制造業發展之路,加快縮短塑機裝備生產周期。希望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契機,以控制系統為突破口,走集成發展的路子,加快提高塑料裝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