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專家白根旭博士,同時還是研究能源政策和國際問題的全球權威,現任英國牛津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擔任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顧問,熟悉中俄內部情況和國際能源外交。
白博士表示:“韓國也要加入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當中,資源不單純是能源,要從能源地政學的觀點上來看。”白根旭博士說:“中俄簽署天然氣大單合同意義首先是給烏克蘭事態后陷入孤立的俄羅斯打開了通往亞洲的路。其次表明俄羅斯對美國占據亞洲LNG市場不會袖手旁觀。再次是中國以烏克蘭事態為契機通過與俄羅斯簽訂進口天然氣訂單獲得了不少利益。遺憾的是在中俄兩國談判過程中,即使韓國僅表示‘韓國也關心’的立場,韓國也可能獲益匪淺。白博士稱,要將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經由北京鋪設到山東,需要四年左右的時間。韓國可以向中國提議,即使是現在晚了些,可以向中國提議,韓國要加入鋪設連接山東和仁川的海底天然氣管道。向俄羅斯提議,“互換天然氣”,將韓國企業在中亞生產的天然氣輸往中國,同等份量的俄羅斯天然氣通過山東—仁川管道輸往仁川。俄Chayanda天然氣田開發,從技術上,首先應開發原油。原油埋藏量為8000萬噸,年產可以達到150萬噸。該項目還沒有任何人參與,韓國企業有必要率先表示參與意向”。
21世紀,資源是多用途武器。俄中韓天然氣管道如建成,下一步可連接到日本。在中亞資源開發中,韓國企業可與美國資本合作進入。俄方最近向朝方提議將免除110億美元債務中的90%,而其余的10%則用來建設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
國際能源專家白根旭 由www.irislcn.com提供